博物馆动态Museum-News
返回列表 
走,博物馆里过大年
时间:2025-02-10 03:26   浏览:219次
0

当山西博物院“蛇行智行”春节年俗大闯关活动的门票被抢约一空,当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里过大年·古蜀圣地祈新福”与观众跨时空对话,当亲子家庭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寻“蛇”了解生肖文化……2025年春节期间,博物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乐享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博物馆里过大年”蔚然成风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的深刻变迁——博物馆从文博专业机构转变为全民文化客厅,成为人们热衷出入的目的地。

春节主题展迎春来

1月30日(正月初二)早上,60多岁的孙大爷一边跟6岁的孙子讲述年画的历史渊源,一边随队伍进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他们来看在此举办的“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感受年画带来的美好祝福。

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新年祝愿。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分为“祈福迎祥”“画中有戏”“节令风物”“燕京岁时”等板块,展示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陕西凤翔、河南开封、苏州桃花坞等年画产地的木版年画,让观众在古建院落间感受传统木版年画的独特韵味。“过年张贴年画,是一种独特的仪式感,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逐一将展品拍摄下来的设计师林琳对年画有着独特情感,她的设计作品中总能找到有关年画的元素。

生肖文化是春节相关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蛇是灵动、智慧、生命力的象征。乙巳蛇年春节,各地博物馆围绕生肖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以百福骈臻、千祥云集的美好祝愿,与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度“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上海博物馆的“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精选8件馆藏文物和5件借展文物,吸引众多观众“打卡”。天津博物馆的“乙巳华章——蛇年生肖文物与艺术精品展”以“蜿蜒传说 蛇行天下”“灵蛇妙纹 蛇腾吉金”“瑞蛇佑安 人蛇共舞”和“童趣艺术集”4个单元展示“蛇”这一文化意象在中式审美中的情趣。

年俗活动品年味

2月2日(正月初五),随着清脆的鼓声响起,身着彩服、腰系彩带的京西太平鼓表演者时而快速敲击,时而缓慢敲打,时而高举鼓槌,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之间的广场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引得现场千余名观众同声喝彩。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现场,汉沽飞镲、延庆旱船、天桥中幡、京西太平鼓、狮舞、龙舞、英歌、左权小花戏、老庙老鼓等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轮番上场展演,观众大饱眼福。“这里既有喜庆热闹的节目表演,还有各种展现老祖宗智慧的工艺品,自带‘年岁’之感。今年是我第二年带家人来非遗馆过春节了。”北京市民汪有春说。

博物馆以春节为契机,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叙事,迎合了当代社会对文化空间的深层需求。文物与民俗活动在互动中产生连接,让凝固的历史与流动的当下产生化学反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打开观众的心门。

在甘肃省博物馆,非遗集市、社教活动、沉浸式展厅互动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博物馆。1月29日(正月初一),在“良辰美景饺好运”社教活动现场,观众从和面、擀皮到调馅、包饺子,在充满乐趣的体验活动中分享各自家庭包饺子的习俗和春节故事,欢声笑语不断。

人性化服务暖人心

春节期间,各地博物馆不仅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还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推出系列暖心服务,打造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新地标。

一些博物馆通过举办新春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欣赏传统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平台。如南京博物院推出的“在南博过大年”系列活动,涵盖15场专家导览、156场趣味活动、113场夜游活动等。观众可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馆内展览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参与趣味活动和夜游活动,在领取春节文创好礼的同时,感受“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别样魅力。秦皇岛博物馆举办了新年音乐会、新春音乐会等展演活动,让观众在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当博物馆里的灯光在寒夜中温暖亮起,其空间属性已从文化殿堂转向城市文化客厅。为丰富人们假日文化生活,除了除夕当天外,全国大部分博物馆“过节不闭馆”,还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推出延长开放时间、演出活动加场等举措,如湖南博物院、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延长开放至20时,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延长开放至21时,湖北省博物馆的编钟演出增加至每日5场……

与此同时,一些博物馆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不仅为春节期间放假在家的青年学生提供历练平台,还为观众提供了暖心的免费讲解服务。

来源《中国文化报》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

微信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视频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0330164863214396839.png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

营业执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