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百科Fair-Encyclopedia
返回列表 
书画常用印章解读
时间:2017-03-03 09:10   浏览:790次
0

  传统的中国书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规则和规律,画与印已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印章成了传统书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印章作为篆刻艺术,有很多种类:
    按其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
    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朱文印章一般白多朱少,盖出来的印白底红字;白文印章一般朱多白少,盖出来的印红底白字。
    按其类别,主要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内容上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落款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
    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的盖印即是如此。
    一个全面的画家,一般都懂得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他们不仅精书画,而且自己也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有每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印章也是这样,书画上的印章必须与时代风格相一致。如清代中期以前的书画作品,不可能出现甲骨文字的印章。

来源:中国文博网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

微信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视频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0330164863214396839.png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

营业执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