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地:屑金笺
尺 寸:纵143厘米 横37厘米
年 代:辛亥(1911)作
释 文:宛被山萝览江芷,肯嗜北鲤忘南鲈。
款 识:宣统三年五月。张謇。
钤 印:通州张謇之印(白文)
作者简介: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光绪二年(1876)夏,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八年(1882),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十年(1884)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吴长庆病故,张謇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宣统元年(1909)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任北洋政府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在职三年余。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主张“实业救国”。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书法自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
浏览:1067次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其他专题
视频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