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风流Merry-Ming-Dynasty
返回列表 
史可法 草书十言联

质 地:纸本
尺 寸:纵220厘米   横39厘米
释 文:风可系,海可量,坚金可铄;镜有花,水有月,渊默有雷。
款 识:史可法。
钤 印:可法(白文)、飞来佳禽直悟(白文)、法本法无法(朱文)
鉴藏印:子璞审定(朱文)、伴鹤斋申甫氏珍藏(朱文)、瓞园经眼(朱文)、遂性草堂胡氏所藏(朱文)、胡小琢藏(朱文)、胡实君鉴藏印(朱文)、广轩(朱文)、吴县潘氏郑庵藏(朱文)、常熟翁同龢印信长寿(白文)、筠盦平生第一心赏(朱文)、曾在临水李筠盦处(朱文)、子童寓目(朱文)、井苏父(朱文)、乐系余生(朱文)、错庵秘藏(朱文)、郄特(朱文)、故将军(白文)、行素学斋长物(朱文)
说 明:
        1.“子璞审定”即冯秀琨(清),字子璞,辽东(今属辽宁省)人,英廉从孙。先世本嘉兴人,后徙山东,复徙辽东,从清入关,镶红旗汉军人,在广东任府丞官职。工诗词,精篆刻,善画山水,苍润浑厚,在黄、王之间。兼擅花卉, 一时名重公卿。有听秋堂集。
        2.“伴鹤斋寿甫氏珍藏”(朱文)、“瓞园经眼”(朱文),即邵曾训(1659-1738),字衷彝,号园客,晚号瓞园。江苏无锡诸生。性孝友。工诗文,书法学王羲之,后欧、柳、颜、虞、褚皆涉猎而已。
        3.“胡小琢藏”、“遂性草堂胡氏所藏”、“胡实君鉴藏印”,即胡小琢,名春华,字实君,山东济南人。清道光、咸间间人,道光进士,官至太守,室名“遂性草堂”,以收藏金石书画有名其时。
        4.“广轩”即徐润第(1761-1827),字德夫,号广轩,1795年中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典籍厅典籍,储济仓监督,施南府同知,为官清廉。子徐继畲,为19世纪首批中国外交官之一,官至福建巡抚,总理衙门大臣,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直言敢谏,为官清廉,《瀛环志略》著者,中国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氏本族玄孙徐向前。
        5.“吴县潘氏郑庵”即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学者、收藏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潘世恩孙。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
        6.“常熟翁同龢印信长寿”即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帝师,晚清重臣,历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维新变法中“帝党”中坚,“后清流派”的领袖。
        7.“曾在临川李筠庵处”、“筠庵平生第一心赏”即李瑞荃(1871-1941),民国间海上名书家李瑞清之三弟,张大千亦从其学,呼为三老师。其善仿古,能绘事,喜石涛画风,毕生精研,大千由其处得益良多。惟其名不彰于时,今鲜有知之者。
        8.此联为史可法唯一一件传世作品。
作者简介:
        史可法(1601-1645),宇宪之,号道邻。明末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西安府推官(掌勘问刑狱),累迁右佥都御史,在安庆、他州等地堵截李自成农民军,升任南京兵部尚书。明亡后在南京拥立福王,加封大学士,称史阁部。因马士英等排挤,以督师为名,使守扬州。清朝多尔衮致书诱降,被拒绝。坚守孤城。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他领导军民坚决抵抗,城破,自杀未遂,坚贞不屈,顺治二年三月十九日(4月14日)被杀害。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筑衣冠家纪念。有《史忠正公集》。

浏览:806次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

微信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视频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0330164863214396839.png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

营业执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