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地:手绘描银花卉粉蜡笺
尺 寸:纵170厘米 横41厘米
释 文:于群贤得人生至乐,合万古为宇内极观。
款 识:少愚世兄属书。李鸿藻。
钤 印:李鸿藻印(白文)
作者简介:
李鸿藻(1820-1897),字兰孙,兰荪,季云,寄云,号石孙,砚斋。直隶高阳(今属河北省保定)人。清同治、光绪二帝师傅,同治帝启蒙老师。咸丰二年(1852)壬子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十一年(1861),特诏授大阿哥读。穆宗登极,皇太后懿旨命直弘德殿。同治元年(1862),擢侍讲,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四年,命直军机。五年,授礼部右侍郎。七年,镇压捻军,旋起礼部左侍郎,直弘德殿及军机。十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十三年,上有疾,命李鸿藻代批答章奏。光绪二年(1876),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卒治崇厚罪,议改约。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鸿藻谪迁内阁学士。后复累迁礼部尚书。十三年,河决郑州,上命鸿藻驰往督办。上以鸿藻督率无方,革职留任;寻回京,复以礼部具奏典礼漏缮签改日期,再议革职,上特宽免。大婚礼成,复原官。二十年,日韩事棘,命鸿藻商办军务,再授军机大臣。与翁同龢皆主战,并争和约,卒不能阻。旋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光绪二十三年(1897)卒,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历任五部尚书,被李鸿章视为政敌,与李鸿章无亲属关系但常被误认。其子李石曾(煜瀛),为国民党元老,1924年故宫博物院善后委员会第一任会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勤工俭学运动的最早倡导者。《清史稿》有传。
浏览:1009次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其他专题
视频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