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家Modern-Masters
返回列表 
章炳麟 行书七言联

质 地:纸本
尺 寸:纵147厘米 横39厘米
释 文: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款 识:章炳麟。
钤 印:章炳麟印(朱文)、太炎(白文)
作者简介: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浙江余杭(今杭州)人。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父章睿为古文经学家。光绪十七年(1891)师从俞樾、谭献等。关注经、子之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章太炎为强学会捐款,与康南海、梁启超来往。戊戌政变后,章氏遭通缉,避地台湾。1902年逃亡日本,寓梁启超《新民丛报》馆,与孙中山结交。1911年辛亥革命,向黄兴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劝告。在《光华日报》连载发表政论《诛政党》。1912年2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枢密顾问。1917年7月参与护法运动,任海陆军大元帅府秘书长,为孙中山作《代拟大元帅就职宣言》。1926年上海成立反赤救国大联合会,章太炎被推为理事长。
        章氏先习朴学、诸子学以及西方进化论和社会学,苏报案入狱之后,则改习法相宗,而后思想便以唯识学为尚,认为先秦诸子之学皆不足比拟,固可谓“转俗成真”。自《齐物论释》著成之后,章太炎因齐物思想的启示,不再仅以唯识为唯一标准,转而认为凡“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之学皆有价值,开始对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进行重估。即进入“回真向俗”的境界。研究范围涵盖小学、历史、哲学、政治多领域。
        晚年主张读经,并据《春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义,力主对日强硬。学术由汉学转向宋学及王阳明之心学。曾批评现代教育体制,主张回归民间办学和书院教育。有《章氏丛书》、《章太炎全集》、《国故论衡疏证》、《齐物论释注》、《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汉学论》等行世。

浏览:554次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

微信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其他专题
视频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0330164863214396839.png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

营业执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