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地:手绘云鹤纹笺
尺 寸:纵152厘米 横22厘米
年 代:辛巳(1941)作
释 文: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
文彩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款 识:“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文彩汉机轴,人物晋风流。”此弇山居士集宋人周邦彦《浣溪沙》、刘过《水调歌头》词句也。欣荣先生法家属篆即希正腕,辛巳孟陬之月福厂。王褆时客沪上。
钤 印:王褆私印(白文)、福厂六十后所书(朱文)
作者简介:
王福厂(1879-1960),名褆,初名寿祺,字维季,号福庵,又作福厂、福盦等,70岁后自号持默老人,因喜收集印章,自称印备,室名麋研斋。厂,《说文解字》谓“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象形”,即巖洞,引申为石屋。褆,福也。故号福庵。庵,也作菴,草屋,文人以之为书斋号,如陆遊的老学庵;盦,庵的借字。故三字通用。浙江杭州人。工书,凡钟鼎、籀隶无不能。
幼承家学,祖父王言为嘉庆戊寅举人;父王同,同治丁卯举人,光绪丁丑进士,以著书教育为本,历任杭州书院、紫阳书院院长。随父在紫阳书院学习,光绪晚期进学为秀才,并任教于钱塘学堂。其时,印人因风相聚,遂与丁仁、叶铭、吴隐于光绪甲(1904)年提出“人以印集,社因地名”,成立了西泠印社。1920年,因唐醉石推荐到北京,与唐氏一同供职于国民政府印筹局,与陈宝琛、宝熙兄弟、溥氏兄弟、陈仲恕陈叔通兄弟、罗振玉、马衡等名流为文字至交。
篆刻初从秦汉入手,旋深邃于浙派,兼及明清各家。前期创作面目众多,40岁以后博采众长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白文醇厚蕴借,朱文秀逸圆劲,特别是铁线篆,凝练委婉。20年代即名震京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及五院印筹,皆为王禔所篆。对后学之影响甚巨。
工书,尤精篆隶。凡金文、石鼓、秦篆、秦权、汉碑额无不涉及,尤小篆,结体典雅朴茂,用笔遒劲馨逸。以小篆笔法写大篆书体,节涩不滑,刚柔相济,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王禔隶书取法汉碑,参以篆笔,故蚕头蓄敛,燕尾不露,苍古外观,隽秀内蕴,耐人寻味。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画院画师。
有《王福厂书说文部目》、《说文部目》、《王福厂篆书咏怀诗》、《糜砚斋印存》、《说文部首检异》、《糜砚斋作篆通假》等行世。
浏览:1171次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其他专题
视频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