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地:纸本
尺 寸:纵131.5厘米 横22厘米
年 代:乙巳(1965)作
释 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款 识:振华同志察书。一千九百六十五年九月八日,尹默。
钤 印:沈尹默印(白文)、有竹人家(朱文)
著 录:《20世纪名家书法》P54,线装书局,2010年4月出版。
说 明:
上款人振华同志即汪振华(1915-1987),江苏泗洪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华东空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空军后方勤务部第四分部政治委员。1955年获授上校军衔。1963年3月任民航上海管理局副政委。酷爱诗、书、画,是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两度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后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沈尹默是陈毅进上海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沈尹默主张“回归二王书法”。1918年,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校长的努力下成立“书法研究会”和“画法研究会”,沈尹默担任北大书法研究会会长,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中最早的最高学府书法研究者。在沉浸帖学的同时,又临写汉魏六朝碑版、写唐碑,碑、帖融合互补。50岁前后“中年变法”,致力于行草,由写米芾、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再上溯追摹“二王”书风。从全面吸收北碑和帖学的营养又转向专门攻“二王”,严守笔法,刻意古雅,气韵生动,笔墨清润,尽洗碑体难免的狂放粗豪。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妻释义》等行世。书法集、字帖有《沈尹默法书集》、《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沈尹默入蜀词墨迹》等。诗词著作有《秋明室杂诗》、《秋明室长短句》等。
浏览:791次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其他专题
视频号
抖音号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48号 备案号:鲁ICP备11010329号-3